您目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博士生导师简介

中医药管理学

林彬

女,硕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汕尾人,197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 党委常委、副校长。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2003年赴法国行政干部管理学院参加行政干部管理培训、2012年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作访问学者。

1991年7月参加工作;2003年5月起先后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团委书记、学工部(学生处、就业指导中 心、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部长(处长、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党委组织部部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2015年6月起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广东省侨青联副主席、广东省户外运动协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音乐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医药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药院校学生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高校奖学助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国防教育3专家库专家。

曾获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省、市、校表彰集体和个人荣誉称号近30项。其中获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部(局)荣誉称号3项;获团中央、中宣部、国家教委共同授予奖励1项;中国高等教育 学会荣誉称号1项;获省级荣誉称号及奖励16项。 带有硕士研究生13名,主编专著2部,参编论著7部。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40多项,发表论文60多篇。牵头申报成功全国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广东省传统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和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具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统筹与管理能力。

目前是“体医养融合与社区中医慢病管理”学科带头人,搭建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体医养融合创新平台,主要从事中医特色“体医融合“干预社区老年慢性病研究,围绕基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研究。综合应用中医学、信息工程学和体育学的专业知识、方法,探索在社区养老中疾病预防、临床治疗和康复锻炼各阶段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的手段和健康干预模式。开展脑健康和体医养融合防治慢性病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促进脑健康与体医养融合相关评价体系的构建。开展中医运动处方干预疾病的机制研究、运动处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研究。同时从事科学技术哲学、意识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周尚成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英访问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产业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疾病负担。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等省部以上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相关重要杂志发表了较多成果,公开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本,主编参编规划教材5部,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排序1)、地市级政府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均排序1)。年均承担本科生《卫生经济学》近100学时,研究生10学时。

袁冬生

袁冬生,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1986年本科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系,1991年硕士、2004年博士先后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库专家、广东省科技咨询专家库专家。多年来从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管理,中医药抗乙肝病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调节肠道菌群失调综合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同时从事脾胃病和肝炎肠道科临床门诊,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肝炎、慢性胃肠道疾病。现主要从事中医药管理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担任《公共管理学》和《公共政策学》课程主讲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管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7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近40篇、SCI论文3篇,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14名,博士1名。

蓝韶清

研究员,主任医师,现任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兼任中国博物馆学会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学会摄影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州市番禺区旅游协会理事会副会长、广州科普志愿者协会理事、广州科普基地联盟专家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委、中国商品学会中药标本馆专业委员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科普分会副会长。

5年来主持《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专项-文化保护项目》等多项省部级中医药研究课题,年均科研经费208万元;个人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讲座百余场;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编或参编多本中医药科普读物,其中《通俗中医药丛书》获广州市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最佳科普作品奖。2016年被中央宣传部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2017荣获“广州科普杰出人物奖”。近年来荣获“广州地区旅游景区先进个人”“广州科普创新奖科普贡献奖(组织)二等奖”、“健康科普之星”等多项荣誉称号

中医心理学

敖海清

博士,教授。中医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心理学、中医基础理论等专业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二十余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1项,获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资助,为第四批全国中医优秀(临床、基础)人才项目资助培养,为广东省高等院校第七批“千百十”(省级)人才培养对象,近年来公开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参与研究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每学年承担本科《中医心理学》、《中医基础理论》、《国学概论》等课程教学任务200余学时。先后多次应邀赴新加坡、美国、台湾等地讲学。

黄时华

博士,教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广州中医药大学青年英才。广东省岭南心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学校首批人文社科跨学科创新团队“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团队”负责人。担任《普通心理学》、《心理学统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绪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曾获“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优秀教师”、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等荣誉。

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情绪心理学正念训练,近年来致力于对中医和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进行梳理、挖掘与开发,针对网络游戏成瘾者、脑卒中患者等特定人群开展本土化干预研究。近五年主持了12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包括自然基金项目“基于传统心学理论的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机制与干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网络游戏对青少年认知控制的影响及行为干预:fMRI研究”、广东省哲学社科项目“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危机的本土化干预研究:基于传统心学文化资源视角”、广州市哲学社科项目“无聊倾向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和干预研究”等,发表核心论文40余篇。




硕士生导师简介

医院管理

翟理祥

研究员,长期从事医院管理方面的研究,专业技术特长及主攻方向为医院战略管理、医疗服务管理以及党团建设、医院文化建设研究。兼任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副会长、《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编委。先后主持或参加高等医学教育、医院管理、医院文化建设以及医药卫生经济方面的研究课题10余项,发表教育教学及医院管理类论文30余篇,承担广州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曾获广东省医院优秀管理干部,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奖三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管理创新奖一等奖2项。

夏萍

博士/博士后,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病人服务中心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医院管理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理事、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卫生经济与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原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先后受训于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医院高级管理研修班。

长期从事医院管理的实践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医疗服务管理、精益医疗、患者体验、生命质量、健康相关行为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厅局级课题近20项,主编出版专著4部,主编教辅材料2部,参编本科规划教材2部,参编专著9本,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1项(排名13),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排名6),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管理创新奖一等奖2项(排名2)、二等奖1项(排名2)。每学年承担研究生课程《中医管理科学理论与实践》,本科生课程《精益医疗管理概论》《医患沟通概论》《公共危机管理》、《医院管理》、《科技论文写作》、《市场调研与预测》等课程教学任务。

卫生事业管理

周尚成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英访问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产业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疾病负担。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等省部以上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相关重要杂志发表了较多成果,公开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本,主编参编规划教材5部,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排序1)、地市级政府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均排序1)。年均承担本科生《卫生经济学》近100学时,研究生10学时。

蓝韶清

研究员,主任医师,现任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兼任中国博物馆学会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学会摄影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州市番禺区旅游协会理事会副会长、广州科普志愿者协会理事、广州科普基地联盟专家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委、中国商品学会中药标本馆专业委员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科普分会副会长。

5年来主持《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专项-文化保护项目》等多项省部级中医药研究课题,年均科研经费208万元;个人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讲座百余场;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编或参编多本中医药科普读物,其中《通俗中医药丛书》获广州市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最佳科普作品奖。2016年被中央宣传部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2017荣获“广州科普杰出人物奖”。近年来荣获“广州地区旅游景区先进个人”“广州科普创新奖科普贡献奖(组织)二等奖”、“健康科普之星”等多项荣誉称号

庞震苗

博士,教授,新南方优秀教师,澳大利亚墨尔本迪肯医学院访问学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社会办中医政策研究 “十三五”课题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卫生事业管理、中医药政策研究、女性健康。

主要成果:近年来主持主持及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5项,主编及参与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2016年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由王国强部长主持的第四届岐黄论坛,作“推进社会办中医”的主题演讲,发言内容受到与会领导与嘉宾的一致关注;2016年主编出版《社会资本办中医启示录》一书,是国内系统论述推进社会办中医的第一人。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社会办医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 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艺术治疗与心身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多次接受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信息时报、生命时报、新快报、健康报等媒体的访谈;是广东卫视“天天养生坊”栏目组特邀中医女性养生专家。

朱磊

博士,研究员。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共青团广州中医大学第二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招生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先后获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医药学科工作委员会优秀工作者,全国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优秀工作者,广东省研究生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主要致力于卫生教育管理研究、中医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及参与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招标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项目、全国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科研项目等高等教育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卫生教育管理研究、中医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论文17篇;获得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科工作委员会医药研究生教育成果三等奖1项,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优秀教育奖1项

饶远立

硕士,副教授,卫生管理系主任(兼任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从事医药市场营销的教学工作十余年,先后主持省厅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及省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2部,副主编教材3部,发表文章5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8篇。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中医药管理究。

先后参与国家、广东省、珠海市、惠州市、梅州市等多个地市的政府规划报告撰写。同时担任广东省政府财政绩效评审专家,参与了广东省多个地市2014-2018年度的政府财政绩效评审工作(卫生和教育领域)。目前担任《中国医药产业》、《中国医药战略杂志》的特约撰稿人,为《医药经济报》的专栏作者。

许星莹

硕士,教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负责人。自201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目前已毕业7人,3人在读。主要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与老年服务管理研究工作。

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卫生经济与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2014年主持开设广州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管理与社会工作”专业方向,至今已培养本科生160多人。在中医药卫生领域已有近20年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经验。近年来主持或参与中医药养老领域相关课题10余项,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

邹冠炀

邹冠炀,“杏林青年学者”,博士,研究员。曾经在中山大学取得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在英国利兹大学取得卫生管理、规划与政策硕士学位,在英国爱丁堡玛格丽特女王大学取得全球卫生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全球健康、传染病和慢性病的服务提供、体系和政策研究。迄今在SCI/SSCI 收录期刊发表英文文章50余篇,含第一、共同第一及通讯作者文章20余篇;曾在《柳叶刀》及《柳叶刀—全球健康》发表通讯评论2篇。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身份撰写决策咨询报告多篇,为《南方智库专报》和《广州研究内参》收录,获得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或报送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局。担任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青年学组委员,SCI 收录期刊《Infectious Disease of Poverty》和《BMC Public Health》编委(Editorial Board Member),系全球卫生体系研究会(Health Systems Global)会员。

曹越

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从事中医药健康产业战略,科技管理创新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各级科研项目共9项,其中省级项目6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CSSCI收录1篇。

中医药产业经济与贸易

黎东生

教授。兼任广东省法学会卫生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医药产业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中西医学会医药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医药价格协会专家、广东省高校本科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医药产业与医药价格、医保政策、医事法律等。主讲研究生课程《卫生经济学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编全国规划教材《卫生经济学》和《卫生法学》),副主编全国规划教材《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近几年承担厅局级以上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张文龙

博士,副教授。英国斯旺西大学(Swansea University)访问学者,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领域主要是产业经济学、中医药健康产业经济学、健康经济学以及产业生态学等,在相关领域已有10年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的经验和成果积累。主持省级课题4项、厅局级课题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

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卫生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医药产业经济专业委员会秘书、广东省药理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舒燕

博士,副教授。美国阿肯色医科大学访问学者,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青年英才,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学教研室主任。

研究专长:擅长运用经济学计量方法研究卫生领域的健康效应、健康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等相关问题,研究领域:健康经济学、服务经济学等。自2011年以来,共发表20篇论文,其中CSSCI期刊8篇;主持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哲学社科、广州市科技局等省级课题5项,校级课题多项。主要承担本科生《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财政与税收》等的教学工作。

李建国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斯旺西大学卫生经济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健康经济学、健康保险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讲授的主要课程有:健康经济学、健康保险学、计量经济学等。现已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包括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面上项目1项、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广东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1项,广州市社科规划面上项目2项、国家卫计委医疗保险项目1项;主持广东省卫生厅项目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多篇,参编著作及教材4部。

全球健康

宋健平

研究员,珠江学者,博士生导师,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青蒿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世界卫生组织(WHO)临时疟疾顾问,全国消除疟疾专家指导组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外交流合作专家咨询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研究方向:青蒿素防治疟疾、全球疟疾防治策略研究和治疗糖尿病中药开发

长期致力于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尤其是热带病临床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青蒿素防治疟疾、全球疟疾防治策略研究和治疗糖尿病中药开发,是我国青蒿素复方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团队主要成员,在《自然·遗传》、《柳叶刀·传染病》、《临床传染病》等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或合作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先后主持和参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合作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省部、市级课题30余项,研究成果曾获国家和省部科技奖。

精神卫生与临床心理学

王德民

副主任医师。现任三九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1984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医疗系,2008年毕业于卫生部党校现代医院职业院长EMBA班,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学术专长:精神病学、精神卫生管理研究。

担任副主编出版《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丛书》等著作,参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 “新型毒品成瘾的临床与社会心理学研究”等国家、省厅级科研课题,发表论文多篇。

龚文进

博士,副教授。基础心理教研室副主任,广东省第十七届青年委员,广中医青年英才第三批培养对象。研究方向为信任决策、互联网+医疗,主要做行为实验和数据调研分析。近五年主持国自然1项,全国教育规划课题1项,广东省高校特色创新项目(教育科研项目)1项,广东省质量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主编著作1本,参编教材两本,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文章7篇。讲授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等心理学专业课程,学生和教学督导评价均为优秀,参加教学比赛获两次省级奖励一次校级奖励。热心社会服务和社会公益,汶川地震赴灾区进行心理援助,获校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志愿服务铜奖。

中医心理学

周亮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公共精神卫生、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自杀的预防和研究、文化与健康、老年人心理健康等。

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常务编委、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公共卫生经济专委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常务理事。

于林

博士,主任医师,青海省高端创新千人计划拨尖人才(第三批),广东省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第一批),广州市医学重点人才,广州市高层次人才(青年后备人才),广州市中医名科学科带头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院长

2011年,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毕业;担任中国民族医学会神志病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神志病分会委员,广东省传统医学会神志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致力于传统中医药防治神志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各1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我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广州市“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广州市中医名科建设工作。参与国家中医管理局癫病、狂病诊疗标准的起草与制定工作。擅长中西结合治疗睡眠障碍、抑郁症。

刘子志

博士,教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委员,仲景学术与创新联盟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科教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产业化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健康管理分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医药内科临床与研究工作,中医药专利技术研究。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等10余项,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多篇,参与完成的科学技术成果曾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5项。

擅长:内科杂病与身心性疾病,主要治疗与心理因素相关的慢性病。尤其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食管炎、慢性腹泻、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证、慢性肠炎等炎症性肠病、便秘,以及与脾胃有关的全身性疾病,糖尿病及其心脑血管并发症。

马利军

博士,副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广东省师培中心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授课专家,广东省保健协会脑健康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青年英才。

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语言学和学生心理健康近期关注中医医学术语概念隐喻加工中言、象、意互相作用的机制研究。发表论文72篇,其中SCI收录2篇,CSSCI收录30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共10余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2部,参编5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林家宝

博士,副研究员。广州中医药大学杏林青年学者。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培养博士。

长期从事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尤其是多模态的磁共振成像研究,包括创造性思维研究、社会认知研究、临床精神疾病研究和脑损伤及康复研究等。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合作作者身份围绕相关领域已经在国际SCI英文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1篇,相关刊物包括:NeuroImage: Clinical,Neuropsychologia,EbioMedicine,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Scientific Reports,Brain research,NeuroReport和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等刊物。目前,主持及参与省部级等项目6项。此外,于2017年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进行博士联合培养学习。

上一篇:精益+医疗的课堂,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国内首开《精益医疗管理概论》公共选修课

下一篇: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校历(2021.9.2-2022.1.19)